盘点陕西的“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就是老陕“凡尔赛”的底气

西部网2025-04-24 11:32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自1990年开始一年一度,算上本次入选的周原遗址,陕西已有31项考古成果入选,这也为老陕在历史文化方面“凡尔赛”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从入选年份看,在1990年、1994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中,陕西每年均有两个项目入选,2003年更有三个项目成功入选,充分彰显了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深厚底蕴。

芦山峁遗址

从分布地域看,洛南盆地旧石器地点群和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这两处年代距今最久远的项目均位于陕南地区,石峁遗址、芦山峁遗址、寨沟遗址这些史前和商代遗址均位于陕北地区。在当时,这些地区都是神州大地上先进的文明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才逐渐集中至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这也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路线。

石峁遗址

杨官寨遗址

从遗址年代看,夏商周“三代”及史前的考古遗址成为陕西入选项目的“大头”,共有16个项目入选(不包括时代从春秋战国延续到汉代的西汉秦汉栎阳城遗址和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石峁遗址、杨官寨遗址均为两度入围,周原遗址更是三度入选,体现了陕西在中华文明起源、演进阶段,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汉文帝霸陵(江村大墓)和汉景帝阳陵出土的陶俑

从遗址类型看,以西安江村大墓、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及其彩绘陶俑、唐太宗昭陵为代表的帝陵考古格外引人关注,充分印证了“陕西的黄土埋皇帝”这一流传甚广的民间俗语。此外,秦汉隋唐时期的道路、陶窑、桥梁、城池等遗址考古,为还原十三朝古都辉煌历史提供了大量珍贵实物资料。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目前展出“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最多的博物馆

从成果转化上看,石峁遗址、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汉长安城、汉景帝阳陵、麟游隋仁寿宫·唐九成宫等,在考古发掘完成之后,均成为了所在区域重要的旅游景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贡献力量。大量出土的精美文物,也成为了多座省内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尤其是2022年建成开放的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涉及二十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充分体现了展览的含金量,并在文博热的当下,让其成为西安热门的景点。

起点新闻记者 陈嘉欣 敬泽昊

审核 魏诠 李卓然

打开“陕西头条”阅读剩余内容

热门评论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热评

今日要闻2025/04/24

打开“陕西头条”查看更多内容
取消
确认